足部是人体构造上的一大奇观——它由26块骨头、33个关节、多条肌腱、韧带及若干块肌肉组成,给予人体毕生的支撑。然而,人们并没有细心呵护重要的足部,反而让它承受更多的压力。这些压力源包括不合脚的鞋子和高跟鞋。体重过重也会给足部带来压力。研究发现,过度肥胖的人在通过减肥手术瘦掉80斤后,足部疼痛率降低了83%。
以下为常见足部疼痛症状及相应的简单疗法。
1.大拇趾僵硬:你可能得了骨关节炎
虽然医疗专家们无法知晓大拇趾骨关节炎患者的人数,但是他们一致认为,年过半百的人占大多数。
美国足病医学协会的代言人ErikaSchwartz指出,“人每走一步,大拇趾都会受到挤压,因此内部结构更容易受到磨损。”因为关节软骨被磨损,所以当你行走时,会有僵硬感和疼痛感。久而久之,关节不再活动,导致大拇趾僵硬。有些人可能发展到骨质增生,也就是关节上长骨刺,许多患者将其误认为“拇趾囊肿”。
如何治疗:一发现有问题,就去咨询医生。初期可穿较长、鞋头较深的鞋子防止大拇趾摩擦鞋边;硬一点的鞋底对其也有帮助,但硬鞋底会阻碍大拇趾弯曲和扭动。
疼痛初期,做些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大拇趾关节活动度。比如,在地上放一条毛巾,把脚放在毛巾上,脚后跟与毛巾边缘齐平,然后用脚趾勾住毛巾,一点一点将毛巾向脚后跟处拉动。重复同样的动作5次。每星期3次,直到症状缓解。
你也可以咨询医生,购买量身定制矫形鞋垫。手术也是一种选择。
2.大拇趾关节处凸起:你可能患了拇趾外翻
凸出的部分形成于趾关节的底部,将大拇趾推向其它脚趾方向,除限制活动外,还导致大拇趾肿胀、酸痛及皮肤增厚。除遗传因素外,穿挤脚鞋和高跟鞋也会导致拇趾外翻。
如果是遗传因素,不管你年纪多大,都可能患有拇趾外翻。但是,年纪越大,患病几率越大。研究发现,40多岁的女性患病率为30多岁的女性患病率的1.5倍。60岁到69岁女性患病率高至6倍。
如何治疗: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trobUniversity)肌肉骨骼研究中心主任Menz指出,当大拇趾刚开始向内偏移时,我们是可以将其纠正到原来的位置,防止囊肿产生的。他建议患有拇趾外翻的人试着做一下动作:坐下来,双脚合并,用一条厚实的弹性带套住两个大拇趾,双脚慢慢分开,持续20秒。重复这一动作10次。每天3遍。
Menz指出,这种方法不会根治拇趾外翻,但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如果保守的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医院接受手术。通常康复需要几个星期到2个月的时间。
3.足跟痛:你可能患了足跟痛综合征
Menz表示,足跟处的脂肪垫会随着你年龄的增长或体重的增加而渐渐失去弹性,最终导致足跟中部发炎或长期隐隐作痛。
如何治疗:Menz建议足跟痛患者穿舒适的平跟鞋并使用有足跟垫或足跟杯矫形鞋垫;或者尝试冰镇法,他解释道,冰镇足跟可减少带来不适感的炎症。冰镇法很简单,往一个空塑料瓶里注满水,将其冷冻起来。冷冻好后,平放于地板上,脚跟放在塑料瓶上,带着塑料瓶来回滚动10分钟,直到不适感消失。
4.你的脚趾甲健康吗?
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人中,65%有厚趾甲。趾甲一旦变厚,它们就有可能脱离甲床,因而产生疼痛感。趾甲厚的罪魁祸首是脚癣。脚癣“潜伏”期长达数年,之后才引发一系列症状。
如何治疗:可以选用一些非处方药或处方外敷抗菌药膏;如果外敷药膏不管用,可以选择处方口服药;你也可以通过保持脚部干爽来控制脚癣(特别注意:脚弄湿后要立即擦干脚)。
分享这篇文章吧!你的一个小举动也许就可以拯救一个生命!
QRCod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