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4/30 12:52:00
开始接触艾灸那时候,我身体的主要问题是腿,无论春夏秋冬,腿部都是凉的。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说明古人用艾灸足三里来治病养生,但古代多用瘢痕灸,现在多用温灸了。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位于:膝下三寸外廉两筋间。艾灸足三里《针灸神书》里这样写道:治胃中寒,心腹胀满,胃气不足,闻食臭肠鸣,腹痛食不化,此穴诸病皆治,及疗食气水气,蛊*痃癖,四肢肿满,膝酸痛,目不明,五劳七伤,胸中瘀血,乳痈。中医认为,人体中的足三里是一个滋补强壮穴位。可治疗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等疾病,对治疗高血压、贫血、虚弱、下肢瘫痪、膝关节疾病等有相当好的作用。王焘在《外台密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足三里穴可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现象。一开始艾灸足三里的时候,足三里部位会经常出水泡,将水泡挑破后,要进行处理。灸足三里每次要一个小时以上。艾灸出的水泡是把经络中的寒气逼出来,通过走路活动气血,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一开始没有感觉,坚持一段时间后就出现灸感了,就是一艾灸足三里的时候,从足三里到脚趾上就像有电流通过一样,麻麻的一条线就下去了,同时感觉腿明显的轻松了,走路或者跑步也不那么累了,同时腿也感觉有劲了,不用像以前那样老是累的感觉。这个时候,艾灸关元穴,也开始感觉有条细线从关元穴一直从大腿内侧到脚底,很细的一条线,不过不是很强的感觉,只是体会。这种状态大概持续了几个月的时间,腿上的像电流的感觉开始变得每天都有了,不断的艾灸,也没按照书上写的15分钟艾灸什么的,就是看自己承受程度和时间。后腰在气功里面叫做冰山,所有的寒气都会在那个部位聚集,像冰山一样,因为月子里落下腰疼的病根,我就开始灸后腰。一开始是感觉不到热的。一段时间后,后腰的腰眼部位出现了两个红疙瘩,非常的痒,平常还好不是很痒,但是一艾灸,就钻心的痒,听老师讲过,说是排*反应,然后在这个部位涂抹艾油接着艾灸,经过了半个月的时间,慢慢的就不痒了,而且这片红疙瘩也开始逐渐的一层一层掉皮,终于有一天,在艾灸的时候发出了一股热流,从膀胱经一下子就到了脚上,很粗的一股热流,一下子就到了小脚趾。接着整个脚面都开始热起来了。知道是灸感来了,整个脚逐渐都热了起来,然后开始感觉一股股的像水泡一样的气体沿着热流从小脚趾跑了出去。几天后,没有热感了,感觉膀胱经是冰凉冰凉的,就像整个经络里面都是冰一样,后来我用了7厘米的艾条灸,才慢慢的感觉这股冰一样的感觉都从小脚趾里跑了出去,热流又慢慢的回到了膀胱经里面,这之后感觉腿是从未有过的舒服!以后就是循经传导,膀胱经的热流通过小脚趾传递到肾经,肾经也是如此的过程,然后从腰眼的部位热流又不知怎么的传递到胆经再从胆经进行传递,感觉灸感的传递规例是先膀胱经,肾经,然后是胆经,慢慢的是胃经、脾经、主要是没有什么特别的顺序,就是不知道咋样的,就有经络热了,很神奇,通过艾灸的感传,慢慢就会知道腿上的一些经络了,和老祖宗说的那是相当的一致。艾火通过经络的传递传遍整个腿,腿上慢慢的每个地方都热了,最明显的是有点凉也不感觉到疼了,但是这种热感是有层次的,而且不是说热了就结束了,热了一段时间以后,凉,然后再热,再凉,一个经络的冷热经历了很多次反复,我想可能是寒气和艾灸的热气在交锋吧。艾灸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好处就是能够减肥,这点我慢慢的才明白,因为把艾灸条放到命门的时候,带脉逐渐的开始热了,这个也是需要半个月的时间,然后通过带脉,肚脐逐渐的热了起来,通过肚脐,热气向腹部传递,肚子就开始咕噜咕噜的叫,然后就是排气,艾灸一个多小时得放7-10个屁,在这段时间中我每天要上3-5次大厕所,黑便,非常的臭,应该是书上讲的宿便吧。艾灸中脘也会有这个感觉,灸的时候,肚子咕噜咕噜的叫,像热水在肚子里面流动。不知不觉小肚子就会减小。一直在艾灸足三里、八髎穴、腰眼、命门,偶尔会艾灸中脘穴,时间也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精神也逐渐的变好。经历了以前从未体验过的透灸经历后,腰基本上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过问题了。但是身体中不通的经络依然非常的多,说明以前自己对于身体的关心是远远不够的。身边的一些朋友在我身体的转变下,也开始了艾灸。因人而异,体质好的艾灸的时候灸感的速度就快。有个朋友以前有脚气,有十多年的时间了,还有脚比较臭,爱出脚汗。艾火到脚上以后,在脚上的脚气部分如针扎一样疼,慢慢的脚上的脚气部分开始掉皮,而且是大块的皮往下掉,大的有五分硬币大小,小的也有一分硬币大小,而且非常神奇的是,艾火到那里,那里的脚气就像针扎,然后脱皮。皮都脱完后,长出新皮,脚气也随之好了,然后是脚底开始出现掉皮,掉皮的顺序是一层一层的,掉完一层,接着再起一层。朋友的排病反应,我曾深有体会,手脚两个月内脱换九次皮。寒的感觉一般首先是拥堵,然后是拔凉拔凉的气体或者气泡状的气从经络排出,有时候会感觉到所排病气的整个经络里都是冰凉的,好像经络里面都是冰一样。所谓湿气是一种更加艰涩的病气,比如脾经的湿气,在从脚趾排出时整个脚趾会像抽筋的感觉,不能控制,我只是最近体会过一次这种感觉,脚趾如抽筋时,没有任何的感觉,但在进一步的排病气过程中会感觉有一大快比较硬而且黏涩的东西从经络里慢慢向脚趾移动。移动过程中,腿也会如痉挛一样的感觉。这个过称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大概得有几个月,才能将一些脏腑里面的湿气初步排的差不多。还有排冰寒的感觉,一位朋友他以前的肺不好,经常在早上4点多种咳嗽醒,还有经常口吐白痰,在艾灸排湿气的同时,有几天晚上一躺下,前胸和后背的汗就像涌泉一样流出,身体的经络都在往外排除凉气,自己感觉好像身体内某部分的冰化了一样。循着经络的运行顺序在排病气,这些病气都是从身体各部分汇集到背部和腰部,然后再分别从膀胱经、胆经、胃经等排到脚上,脚背面的寒气很重,感觉有抽筋的感觉。到后来出现更强烈的排病反应,脸上半边脸肿疼,整个头疼,疼到要撞墙,坚持艾灸,并吃了一周中药进行调理,开始出现脸上额头部位出现疙瘩,然后疙瘩部位大量冒汗,然后疙瘩消失。半边脸肿后,开始闻到油烟味道就恶心,不能吃油腻的东西,中医辩证,脸肿是由于胃火上延,所以后期不能吃油腻,这是因为身体在自动调整肠胃。总结:先排出表面的风、寒气,然后是更深层面的寒气,然后是湿气,湿气化到一定的程度后是身体中的冰寒在慢慢消融,这需要缓慢的一个过程。在排除病气的期间,有像腹泻的感觉,每天大便多次,而且大便黑、臭,那是在排除大肠、小肠、胃经中的病气。脚上起皮、手上起皮,那是在排除寒气,脚上抽筋那是在排除湿气、沿着经络出汗,身体某个部位大量出汗,这种排汗的时候,感觉经络的某个穴位在像泉水一样,大滴大滴的汗在往外冒,那是在排除经络内的冰寒。在排除冰寒的过程中,还有腰疼的感觉,因为寒气是聚集到腰上然后再下到脚上的。但是有个共同点,无论是腹泻还是其他的感觉,都是身体的反应越来越好,精神状态越来越好。通过对排*的反应的深刻理解,使我明白了,比如以前有人说,有脚气不能治,因为脚气、脚臭、脚汗都是排病反应,使用什么脚癣一次净之类的药物,把这些脚病治好了,就是把这些身体的排病路径路径堵塞了,会将病气於堵到身体内部,引起更麻烦的病,皮肤表面起的脓包等也是如此理解,根本的方式是通过中医的方式,将体内的病原给跟除掉,艾灸就是很好的方式。艾灸是阳火,可以打通身体中的经络,去除寒邪,通过艾灸将身体中的阴寒之气去除一部分造成阳气大于阴寒之气,阳气驱赶寒气的好局面,当然同时也要采适度的锻炼、健康的饮食、良好的心态和睡眠等方式来滋养阳气,让阳气来填补阴寒之气去除后留下的空间。阳气慢慢的生起,阴寒之气慢慢的去除,经络就会慢慢的通畅起来,身体也会慢慢的好起来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