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癣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本周药物安全知识问答足癣的合理用药
TUhjnbcbe - 2020/12/8 12:45:00

好友提问如下:

夏天气候湿热,正是“足癣”的高发季节。

什么是足癣?

足癣俗称“脚气”“香港脚”,是由一类称为“皮肤癣菌”的皮肤丝状真菌侵犯趾间、足跖及侧缘表皮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足癣有哪些危害?

足癣的危害并不是单纯的瘙痒和皮损,它还有以下危害:

1.传染性十分强,容易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

2.如果手部或者身体其他部位与患足癣的地方进行接触,就容易被传染。

3.足癣严重的话,会危害到生命健康安全。例如:导致丹*出现,蔓延到全身,诱发内循环系统大出血。

如何治疗足癣?

治疗脚癣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药物和剂型,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一、常见药物治疗有三种方法:

1.局部外用药:应根据皮损特点选择合适的剂型。常用唑类药物有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酮康唑和联苯苄唑等;丙烯胺类药物包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和萘替芬。其他药物包括吗啉类(如阿莫罗芬)、吡咯酮类(如环吡酮胺)、硫脲类(如利拉萘酯)等。此外,一些角质剥脱剂也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如水杨酸、雷锁辛等。

2.口服抗真菌药:适用于局部治疗效果欠佳、反复发作、鳞屑角化型、受累面积较大、伴有某些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及不愿接受局部治疗者。

3.外用药+口服药:研究发现,对于中重度足癣,口服特比萘芬片每天毫克共1周+外用特比萘芬乳膏1周治疗组(简称“1+1”联合治疗方案),其疗效和安全性等同于口服特比萘芬片每天毫克共2周组,但起效快于后者,而且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外用特比萘芬2周组和联苯苄唑4周组。

二、分型选药疗效明显:

1.水疱型:在趾间及足底可见针头至粟粒大小的深在性水疱,疱壁较厚,散在或密集分布,可呈蜂窝状融合,也可见大疱。

药物治疗:宜选用霜剂或乳剂,如派瑞松、达克宁等抗真菌类外用药,避免使用含酒精的制剂,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2.趾间糜烂型:第4~5脚趾间最常见。皮疹初起为浸渍,常因瘙痒揉擦致表皮破损、糜烂,可伴渗液,常发出难闻恶臭。易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丹*或蜂窝组织炎。

药物治疗:若渗液不多,应考虑粉剂,如咪康唑粉。若渗液多,应考虑用水剂,如3%硼酸溶液;可用1:高锰酸钾溶液,0.1%雷佛奴尔液冲洗,必要时可服一些抗过敏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如有恶臭,可先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然后再用抗真菌药。

3.角化型:颇为常见,好侵犯足底、足侧缘及足跟。皮损表现为皮肤增厚、脱屑、粗糙,冬季易发生皲裂。许多鳞屑角化型足癣合并有手癣,常单手受累,呈现特殊的两足一手。

药物治疗:先用苯甲酸或水杨酸浸泡液,再用乳剂。每次浸泡的时间在10~15分钟。也可用软膏类的药物,如10%水杨酸软膏,先厚涂或用塑料膜封包,待角质剥脱后选用各类型外用癣药。

如何预防足癣?

足癣可以治愈,但容易复发或再感染,良好的健康习惯对预防足癣、降低复发、减少传播至关重要。预防足癣应注意: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足癣患者在洗衣物时,袜子和衣物要分开洗,避免共用拖鞋、浴盆、脚盆、毛巾等生活用品。

2.保持足部通风干燥,穿透气性好的鞋袜。脚汗较大的人可以选择吸湿速干面料的袜子,避免穿着透气较差的鞋。

3.积极治疗癣病,对自身其他部位的癣病(特别是甲癣),以及家庭成员、宠物的癣病也应同时治疗。

4.注意公共卫生,尽量不要去环境差的浴池和游泳池。

5.瘙痒时,切忌用手直接搔抓,这样会增加患处细菌感染的可能,也可能导致手癣,甚至其它部位体癣的发生。此外,应尽量避免用热水烫洗。

参考文献:

[1]郭俊浩,杜光,申玲玲.药物治疗足癣研究进展[A].中国药理学会.年全国医药学术论坛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中国药理学会:,:3.

[2]郭随章.正确使用治疗足癣的药物[J].家庭医学,,06:30.

[3]冯爱平,孙洪波,杨春霞.正确用药,让足癣不再复发[J].家庭医药,,08:36-39.

[4]王爱平,冉玉平,刘维达,毕志刚,李若瑜,郑志忠,温海,赖维.足癣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真菌学杂志,,02:97-99.

资料搜集:凌亚豪

整理发布:秦丹

审核:靳洪涛

本周的药物安全知识问答就到这里咯!希望朋友们能把自己身边更多的用药问题告诉我们,小编很愿意为大家服务哦!让我们一起为药物的合理使用而努力!

另外,如果大家想要匿名提问也可以在问题中注明哦!感谢您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本周药物安全知识问答足癣的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