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泡脚改善睡眠,通经活血,降低血压,但这种 [复制链接]

1#

泡脚是秋冬很多人喜欢做的事。但是有人因为泡脚,差点截肢。之前看到一则新闻,湖州84岁的一位老奶奶,泡脚一个月,脚趾、脚背发黑、发枯,疼痛,直到脚趾溃烂,疼痛难忍,医院就医。经过检查,发现老奶奶大腿血管已经完全堵塞,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脚趾溃烂,而此时还天天泡脚,更加重病情。如果再晚一步治疗,恐怕就得截肢了。还好就医还算及时,老奶奶保住了腿。

这件事是不是让爱泡脚养生的你吓一跳?的确,泡脚是最简单有效的养生方式之一。很多老年人为了冬天不冻手冻脚,都会在睡前泡一泡热水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不但有助睡眠,全身的气血也会加强流通。

但是泡脚虽好,也不是人人适宜的,泡脚的时候也要注意温度不要过高,时间不要过长,有些人喜欢一边看电视一边泡脚,或者一边看书一边泡,不知不觉就泡一两个小时。这可是要纠正的,每次泡脚最好不要超过半个小时。

而这部分人群,泡脚要谨慎:

1.心脑血管患者:用热水泡脚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加速血液流量,短时间内血管、心脏就得超负荷工作,增加了这类人群的发病的危险。

2.静脉曲张患者:对于静脉曲张患者来说脚部温度的升高只会增加局部血流量,不能改变静脉回流的速度,导致曲张的静脉进一步扩张,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很可能把脚越泡越肿。即使要泡,也要缩短时间,控制水温。千万不能过高。

3.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损毁了足部血管的内皮,血管无法因为温度的高低而伸缩,达不到泡脚活血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神经病变。另外,因为脚部末梢神经对温度感应迟钝,即使已经很烫的水,他们也可能感觉不到,所以很容易被烫伤。一旦被烫伤,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水泡,若不及时就医,都可能导致足部感染、溃烂,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截肢。

4.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如果患有下肢动脉闭塞症,对温度感知减弱,而下肢已严重缺血,肢体冰冷,泡脚的活血功能对这类人已经没有什么效果,反而会因为对温度感知差,不慎被烫伤。如果要泡脚温度也不能超过37度。

5.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儿童时期逐渐形成人体足弓,如果经常用热水泡脚,可能会导致足底的韧带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长此以往,会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风险。

6.足癣等皮肤病患者:很多有脚癣的人认为泡脚能减轻症状,但对严重的脚癣来说,用热水泡脚反而容易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如果皮肤已经破了,那就更不能泡了。

7.低血压患者: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从而使血压更低。导致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8.正处于情绪大波动的人群:大喜、大怒、大悲,或者精神高度紧张、身体过度劳累的人群,虽然泡脚可以缓解疲劳,但是过度疲劳情况下泡脚会导致身体处于消耗状态。建议暂时先不要泡脚,等情绪平复,或者有足够的休息,再进行泡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