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麽治 http://www.yqyywdj.com/m/脚气病,听上去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人会说:不就是香港脚嘛~
其实脚气和脚气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病,它们的成因,表现,治疗和预防都不尽相同。
什么是脚气?
脚气即脚癣病,又称香港脚,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
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及角化型。
1、水泡型脚气的症状:皮损多见于趾间、足弓等部位。初为成群或散在针头大小的水疱,不易破裂,干燥后疱顶表皮脱落,形成环状鳞屑。
2、糜烂性脚气的症状:又称浸渍糜烂型脚气,表现为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常因剧烈瘙痒抓挠摩擦后而引起表皮擦烂,露出潮红糜烂面,少量渗液,发出难闻的臭味。
3、角化型脚气的症状:又称鳞屑角化型脚气、干性脚气,表现为足跟及足侧面,常为双侧,是脚气的常见症状类型。
什么是脚气病?
脚气病即维生素B1缺乏病,维生素B1即硫胺素(Thiamine)是硫胺素焦磷酸盐(TPP)的前体。
TPP是三羧酸循环中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脱羧反应的重要辅酶,也是红细胞酮醇基转移酶的辅酶。
此外,对脑细胞活性与神经冲动传导亦有一定关系。一旦缺乏,可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症状。
严重时发生肌肉萎缩性神经瘫痪,另外,可发生右心室扩大、心跳过快,严重时会发生心力衰竭,还可有脚气性精神病的表现。
B1为什么会缺乏?
其实,维生素B1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那么,为什么还会发生维生素B1的摄入不足呢?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常与其他B族维生素同存于食物中,属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以辅酶形式参与多种酶系统活动,尤其在碳水化合物氧化产能过程中起作用。
它在体内储存时间不长,储存量也不多,摄入不足时很容易发生脚气病。
在谷类食物中,维生素B1主要储存在于它们的外皮和胚芽中,如果谷类食物加工过精就会使外皮和胚芽丢失,以致减少维生素B1的含量。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食品加工、烹调方法的不得当,如淘洗过度、烹调时加碱等也都能破坏维生素B1的含量。
如何预防脚气病?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能够摄入足够量的维生素B1就可以有效地预防脚气病的发生。
而含维生素B1较丰富的食物有谷类、豆类、坚果、酵母、动物内脏、肉类、花生等食物,谷类多存在于外胚层(糠、麸)中。
我国各地人群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是粮食谷物,因此应该少吃一些加工过于精细的米面。同时,应戒除大量饮酒、饮咖啡等不良生活习惯。
另外,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或患有腹泻、呕吐的患者,由于其消化道功能下降,对维生素B1的吸收就会受到影响。
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受到病*、细菌的感染、剧烈运动时,由于体内物质代谢旺盛,会增加对维生素B1的消耗,如果补充不足就易患脚气病。
因此这几类人群更应该注意增加维生素B1的摄入量,必要时可口服维生素B1片。
认清疾病才是治疗与预防的基础与关键,所以大家以后就千万不要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了,也不要错用了治疗脚气的方法去治疗脚气病。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