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夏天不要一直穿,久穿洞洞鞋容易引发脚气医生材质不透气 [复制链接]

1#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医生,我脚又痒又脱皮,是不是脚气?”门诊上,一位年轻女性脱下她的洞洞鞋,脚底白得发泡。她说:“我夏天天天穿这个,不闷脚,怎么还得脚气了?”

这不是个例。每年6月到9月,皮肤科门诊中因脚气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年《中华皮肤科杂志》的一项多中心调查显示,夏季脚癣发病率较冬季高出近40%,其中穿着不透气鞋类者患病风险更高。

脚气的本质是皮肤癣菌感染,属于真菌性皮肤病。真菌最喜欢的环境是温暖、潮湿、密闭。洞洞鞋虽然看似“透气”,但如果材质不当、穿着时间过久,反而会形成“温室效应”。

一位40岁的快递员,因工作需长时间在户外走动,夏天几乎天天穿洞洞鞋。他以为“有洞就透气”,但长时间汗脚导致鞋内潮气难散,几周后脚趾间开始发红、起泡、奇痒难耐。

临床上,这类患者越来越多。洞洞鞋多为EVA发泡材质,柔软、轻便,但这种材质本身不具备吸湿功能,遇汗水容易吸附却不挥发,反而加重脚部湿度。

皮肤长时间处于高湿状态,会破坏角质层的屏障功能。角质层是皮肤的第一道防护墙,正常情况下能阻挡细菌和真菌入侵。可一旦泡软、脱落,真菌就像找到了“缺口”,迅速繁殖。

脚气不仅仅是皮肤问题。在日常门诊中,反复发作的脚气常常诱发更严重的问题,比如继发细菌感染、丹毒,或因搔抓导致皮肤溃破。曾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因脚癣破溃,发展为足部蜂窝织炎,住院治疗近一个月。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老年人,脚气可能成为“引爆点”。很多人误以为脚气只是“脚痒”,忍忍就过去了。但医学上,脚癣分为趾间型、水疱型、角化型等多种类型,不同表现提示不同程度的感染。

一位30岁健身教练,右脚脚掌反复脱皮,起初以为是训练磨损,直到脚板大片角化、龟裂、疼痛难忍,才意识到问题严重。

脚气发展缓慢,常被忽视。而洞洞鞋的“舒适性”容易掩盖症状,直到真菌已深层侵入才发现为时已晚。特别是湿热地区,如南方沿海城市,穿洞洞鞋患脚气者更常见。

穿着习惯与真菌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年《广东皮肤病与性病》期刊研究指出,每日穿着塑料材质鞋类超过8小时者,足癣患病风险增加1.8倍。

在门诊中,笔者观察发现,一半以上脚癣患者都有长期穿着洞洞鞋、拖鞋或不透气球鞋的经历,尤其是年轻人群和户外工作者。

是否不能穿洞洞鞋?并非如此。关键在于材质选择与穿着方式。优质的洞洞鞋应选择带有透气孔并具吸湿功能的材质,如天然橡胶或改进型EVA,同时每日清洗、晾干,避免穿着同一双超过两天。

建议夏季鞋类使用“轮换机制”,以保证鞋内干燥。洞洞鞋和布鞋交替穿着,保持鞋底干净,每天回家后用风扇或自然通风干燥鞋内,避免细菌滋生。

脚部出汗多,也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